2012年7月4日 星期三

杏壇現形記


「杏壇現形記」──暑期輔導課的亂象
時序入夏,又到了眾所矚目的時刻,但矚目的重心不是假期,而是老師與同學。形式上劃下每學期的休止符,然接踵而來卻是暑假課業輔導,似乎沒有此輔導課,學校就對不起廣大的家長,阻礙台灣向上的力量。難道是「上的越多」,成績就越好嗎?更弔詭的是各校扛著「實施要點」的大旗,恣意揮舞,而且高興怎麼揮就隨興而舞,目空一切。
首先,其要點規定「不得提前講授下一學期(年)教材」,但可能此語文法過於艱深,或許其他不為人知的因素,對於此語之詮釋總是會在「得」之後加上「已」字。導致廣大家長們、學生們產生不良的聯想:
一、老師,既然要上課程進度,那不就是強迫中獎嗎?發意願調查表有何屁用!
二、老師,你很喜歡賺錢唷!連假期你都不放過。
三、老師,如果我不願意參加,或想參加校外營隊,則暑假所學的新進度,開學之後會補上嗎?
關於以上三點常見的疑問,身為老師的我在此提出鄭重的澄清:第一,意願調查表是學校下令發送,並非老師能決定,所以是否有屁用,亦非老師我能定奪。其次,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雖然老師我的《論語》讀的不夠深入,但尚知身體力行,不像有些政治人物都讀到「背後」去。最後,如果學生不願意參加,理應與家長溝通;至於補課問題,就更玄了。借用莊子之言:請循其本:本不可上進度,何來補課之說。誠如: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其次,在政府的實施要點裏提到「假期中辦理學生課業輔導,不得只規劃升學有關科目,應搭配聯課活動項目唯可單獨辦理聯課活動其內容必須與學生平時所習各科課程有關」此語帶有重大的玄機。一般而言,學校在辦理暑假輔導課時,絕大部分一定只規劃升學有關科目,然後再聊表心意上個體育課,或許體育課就是聯課活動,但是會不會太孤獨些了。至於單獨辦理聯課活動學校,幾乎是侏儸紀的恐龍──絕種。最令人玩味的是「其內容必須與學生平時所習各科課程有關」一語,請問一下主管機關:若辦理社會服務活動,這難道是跟公民或國文的內涵有相關嗎?若舉辦環保營隊,這跟地科的相關性是不是高了些。
學校在辦理暑期輔導課時,似乎總是站在「有上就有分」的姿態,「不論需要,開課就對」,如此作為,教改是在改口號的嗎?優質化是用來唬一唬社會大眾的嗎?所謂的多元精神是「萬佛朝宗」歸於一元嗎?
教育有關單位麻煩你們睜大眼睛看看,有多少學校,假輔導課之名,行上進度之實。難道法令是訂來當陷阱給教師們跳的嗎?或許有人會說:是你們教師太懶,不肯另編教材,才會違法。我不否認,這的確是個因素;但我縱使另編教材不上進度,學校會同意嗎?家長會同意嗎?同事會支持嗎?我只能「淈其泥而揚其波,餔其糟而歠其醨」,與世浮沉。在此我大聲呼籲有關教育單位,不要再睜一眼、閉一眼,趕快來抓「假輔導課之名,行上進度之實」的學校,而且抓到之後,校長一律免職,然後再換一批後起之秀,如此才能消弭這「歷史共業」。君不見,新北市的營養午餐舞弊事件造成的震撼,相信「後起之秀」必然不會重蹈覆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或許庸碌、或許滄桑、也許欣喜、也許永誌